《電子與信息學報》(以下簡稱“學報”)自1979年創(chuàng)刊以來,始終站在電子與信息領域學術研究的前沿,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中文領軍期刊”及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推薦期刊計算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2025)T1類。學報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主辦,致力于發(fā)布電子與信息領域內創(chuàng)新性、高水平且具有重要意義的科研成果和階段性研究進展。
學報作為綜合性學術期刊,每月1期,近1年平均審稿周期 22 天,年發(fā)文量約 500 篇,擁有行業(yè)領先的融媒體宣傳平臺,是領域內最大且最活躍的學術社區(qū)之一。作為電子與信息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中文科技期刊,學報不僅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行業(yè)發(fā)聲的權威媒體。
學報已被ESCI、EI Compendex、Scopus、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主流數據庫收錄。
重點報道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集成電路、芯片與傳感器設計、數字與陣列信號處理、無線通信與物聯(lián)網、電子對抗、雷達、聲吶與導航、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計算機技術、醫(yī)工結合及其他電子與信息相關交叉學科。
投稿請訪問學報官網(http://www.sharego.top/),點擊“作者中心”進行注冊和投稿。稿件需排版成word文檔,單欄格式,字跡清晰,圖表和參考文獻齊全,并提供摘要和3至5個關鍵詞。同時,需注明中圖分類號,并提供英文長摘要,包括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作者單位名稱及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稿件請按2025年最新模板進行排版(單欄),投稿篇幅盡量不超過12頁,長文綜述可適當放寬。
為適應數字化轉型與傳播創(chuàng)新,學報鼓勵多元化投稿形式,包括學者觀點、行業(yè)長綜述、前沿熱點專題/專刊、數據集論文等。學報支持代碼開源出版,鼓勵作者提供論文的多語言版本,并依托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銀行(ScienceDB)平臺,支持附加代碼、數據集、視頻演示等多媒體內容,順應“可重復研究”趨勢。投稿時如遇文件大小限制,可聯(lián)系編輯部。
學報是電子與信息領域優(yōu)秀創(chuàng)新成果的展示平臺,高度重視學生群體,鼓勵優(yōu)秀博士生、碩士生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投稿代表性研究成果。我們期待您的來稿,共同推動電子與信息領域的學術進步與創(chuàng)新。
編輯部聯(lián)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北四環(huán)西路19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電子與信息學報》編輯部,郵編:100190
電話:
010-58887066 (陳老師:初審、外審、定期出版等);
010-58887064 (余老師、廖老師、劉老師:稿件編校進程、費用、發(fā)票等)
郵箱:jeit@mail.ie.ac.cn
QQ: 2698853415
微信:M696666 (馬老師:稿件編校進程、數據集運維、封面設計、融媒體宣傳等)
微信公眾號:dzyxx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