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元數(shù)據(jù)搜索,找到相關信息共 5 條:
2016, 38(6): 1412-1418.
doi: 10.11999/JEIT150911
刊出日期:2016-06-19
隱私保護技術是當前信息安全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現(xiàn)階段集合并集運算中的隱私保護技術側(cè)重理論研究,在實驗模型的開發(fā)上較為欠缺。針對該問題,該文首先設計了保護隱私的集合合并運算電路、去重電路和混淆電路,并應用YAO氏通用混淆電路估值技術提出了一種布爾電路上保護隱私的集合并集協(xié)議。然后,該文使用模擬器視圖仿真法證明了協(xié)議的安全性。最后,基于MightBeEvil中的YAO氏混淆電路估值框架,開發(fā)了該文理論方案對應的實驗模型。實驗結果表明,在安全計算稀疏集合的并集時,所提算法效率優(yōu)于當前布爾電路上的其他算法。
2006, 28(4): 597-602.
刊出日期:2006-04-19
基于視覺采樣原理,該文提出了一般化的視覺采樣聚類方法VSC。該方法將視覺原理與著名的Weber定律結合起來,其特點是:對聚類初始條件不敏感;Weber定律提供了新的聚類有效性標準,并且該方法所得到的合理的聚類數(shù)可以依據(jù)Weber定律而得到。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了算法VSC的有效性。文中討論了算法VSC與由Yang Miin-Shen等人(2004)新近提出的基于相似度量的聚類算法SCA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得出了這兩個算法具有一定的同解性質(zhì),從而揭示了該文所提方法VSC能夠有效地克服算法SCA中參數(shù) 不易確定的困難。
2006, 28(8): 1415-1417.
刊出日期:2006-08-19
為克服多重代理簽名方案中無法確認誰是真正簽名者的弱點,Sun于1999年提出了不可否認的代理簽名方案。2000年Hwang等人指出Sun的方案不安全,并對Sun的方案進行了改進,2004年 Tzeng, Tan, Yang各自對Hwang等人的方案進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Hwang方案容易受到內(nèi)部偽造攻擊。該文通過讓原始簽名組與代理簽名組互動來實現(xiàn)秘密共享和密鑰分配的方法,設計了一種新的安全的多重代理、多重簽名方案,它能夠滿足不可否認性和不可偽造性的要求。
2007, 29(10): 2529-2532.
doi: 10.3724/SP.J.1146.2006.00414
刊出日期:2007-10-19
Gu-Zhang-Yang(2005)提出了一個不需要可信第三方參與的匿名代理簽名方案,由于該方案的簽名驗證數(shù)據(jù)中沒有回避孤懸因子這一現(xiàn)象,因此并不滿足強不可偽造性,原始簽名人可以偽造一個有效的代理簽名通過驗證,并成功地在代理簽名者身份揭示階段向公眾證明該偽造的代理簽名是由合法的代理簽名者產(chǎn)生的。本文在分析該方案安全性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匿名代理簽名方案,克服了原方案的不足。
2015, 37(5): 1227-1233.
doi: 10.11999/JEIT140884
刊出日期:2015-05-19
組播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通信技術。組播源認證是組播安全中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在有擾信道中實現(xiàn)組播源認證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該文提出一種基于門限密碼的鏈式組播源認證技術,以解決有擾信道上的組播源認證問題?;诮M播源認證的安全需求和Dolev-Yao模型,該文首先給出鏈式組播源認證的安全假設和安全模型;然后結合Shamir的門限秘密共享技術,設計一種適合于有擾信道的組播源認證協(xié)議并進行了安全性分析。對協(xié)議的仿真結果表明,該文設計的組播源認證在保證較好的通信性能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抗丟包能力。